作者:放晴文化-賴教授
這「一雙佛牙」既為捷疾羅剎所取,何時傳入人間且落於中國呢?
唐朝道宣律師傳記中這樣一段記載,加以考證:貞觀年間,道宣律師於西明寺
子夜行道,足跌前階,有物扶持,履空無害。仔細搜看,是一少年扶著他。
宣律師即問:什麼人中夜在此?
少年曰:我非常人為毘沙門天王之子哪吒。
為護持法的原因在這裏擁護和尚您的啊!
宣律師對他說:貧道修行,也沒什麼事勞煩太子。太子神威自在。
西域(古印度)有什麼可作佛事的,願為致之。
太子說:我有佛牙寶掌,雖頭目猶捨,敢不奉獻於您嗎?
就這樣把佛牙舍利授予了宣律師。
宣律師一直保存供奉著這一稀世珍寶──佛牙舍利…後建塔供養。
據清代學者俞樾在《茶香室三鈔》中考證,早在六朝時就有「托塔天王圖」,
歷代著名天王圖多不勝枚舉。根據佛經的敘述,
東方持國天王手持寶棒,乾闥婆,毘舍闍神將為其部眾;
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弓箭,鳩槃荼,薛荔神為其部眾;
西方廣目天王手持寶劍,富多那為其部眾;
北方多聞天王手持寶塔,羅剎為其部眾。
由敦煌石窟的五代壁畫中看到四位天王各據一方,三位端坐受供,
唯有北方毘沙門天王跪接捷疾羅剎所獻之舍利。
法門寺出土佛指舍利寶函上可以更清楚的看到…。
北方毘沙門天王手持舍利塔,周圍羅剎、夜叉部眾。其中就經典描述的捷疾羅剎,
在形容祂的快捷迅速──四人同時向四方射箭,在箭還沒落地之前羅剎已經把箭
都抓在手上了,也因為有這樣的功夫,才有盜取佛牙的本事。
毘沙門天王的部將向四方射箭,
捷疾羅剎能夠以無法想像超過飛箭四倍的速度疾行。
毘沙門天王又稱多聞天王,由於他長期護持佛陀說法,常聞佛陀,故名多聞。
佛入滅後由他守護佛舍利當然是最恰當的了,也由於捧著代表佛法的佛牙舍利,
毘沙門天王成為佛教最重要的護法,而獻舍利給道宣律師建塔的多聞天王
三太子哪叱,傳說中他自殘身軀割肉刻骨,將來自父母的肉身還給雙親,
皈依佛道從清淨蓮花化生…,
這正是以精神面更實質出家獻身成就佛法的形式。
留言列表